
陈逸瑄 外国语学院商英1182班校友,共青团员,曾任班级组织委员。

所获荣誉
2018-2019
军训优秀学员
2019东湖大学生樱花半程马拉松优秀志愿者
学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宜昌药业甲等奖学金
2019-2020
优秀三好学生
学校二等奖学金
华夏译坊“优秀译员”
2021-2022
优秀共青团员干部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优秀毕业生
夏日的帘幕悠悠地落下,毕业的脚步也悄然降临。毕业典礼结束的这一天,商英1182班毕业生陈逸瑄收拾好行李,不舍地走出熟悉的校门。看到渐渐驶来的有轨电车,她忍不住再次驻足回望了陪伴她四年的地方。四年青春于她而言忙碌且充实、辛苦又甜蜜。一切的努力,终于在大四这年迎来了回馈。
大四这年,陈逸瑄收到英国诺丁汉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约克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卡迪夫大学五所高校的offer,最终她选择了纽卡斯尔大学,即将奔赴更精彩的下一站。
心中有目标 脚下有方向
“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高考完填志愿的陈逸瑄,毫不犹豫把商务英语专业放在了第一首选。“之所以选择商务英语专业,一是自身对于英语有较浓厚的兴趣,二是将英语与商务结合,能成为复合型人才,满足更多涉外工作的需求。”高中开始,她的方向就清晰而明确。
2018年的九月,陈逸瑄站在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的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和新鲜的校园,她的内心充满了兴奋和激动。来华夏不久,她就迅速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为自己定好了未来规划:一、保持成绩前列;二、成为合格敬业的班委;三、开展丰富的各类实践。
有了明确的目标后,陈逸瑄在开学初期就开始发力,成功竞选上班级的组织委员;在军训时由于态度端正,成为了“方队长”,并获得了“军训优秀学员”称号。之后,陈逸瑄还加入了院辩论队并成为副队长,参加华夏译坊被评为“优秀学员”,参与学校的“小讲师”活动,协助老师给其他院的学生教授英语知识。

对于陈逸瑄来说,人生是汪洋大海,人是海里的船只,随波逐流只会一直被困在海上,只有明确目标和方向,吹来的海风才是顺风,借着这股风,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大一下学期,陈逸瑄又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出国留学。
“这个想法并不是临时起意的,是我思考了一学期最终确定的。”陈逸瑄坚定地说道,“上了大学后,我对这个世界越来越好奇。在我决定出国时,我抱着两个念头:第一个念头是,我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展我的见识,让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变得不那么狭隘;第二个念头是:我想要学习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感受不同思维文化的碰撞。不论是哪个念头,我都要凭我自己的勇气去探索。”
除了自己对出国留学的向往,陈逸瑄选择出国留学也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熏陶。她的长辈和同辈的哥哥姐姐们,几乎都选择了去国外继续深造,家人对她留学的想法也表示很支持。
“我很感激家人们对我出国留学的支持,让我能心无旁骛地做我想做的事。”这几年,陈逸瑄一直在为留学申请做各项准备,提高绩点、丰富实习经历、通过语言考试等。她认为,当自己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全力做好了准备,收获到理想学校的offer并不是一件难事儿。
直面挫折 梦想开花
众所周知,出国留学对语言成绩有很高的要求,陈逸瑄也一直为着语言考试而努力。平时课堂的英语学习对于陈逸瑄来说并不够,她经常自觉扩展各方面的知识,课外长期坚持自学,在空余时间里经常在图书馆或通过上网的方式查阅资料来充实自己,及时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
陈逸瑄一共经历了两次语言考试。第一次考雅思时,即使感觉自己有在认真准备,但还是离目标差了几分。在出分前,陈逸瑄虽然预想到了结局,但还是觉得有被打击到。
“我记得当时在寝室里拿被子蒙着头哭了一场。”看到考试结果,委屈、不甘、挫败、伤心充斥着陈逸瑄的内心。在被窝里淋漓尽致地哭了一场宣泄情绪后,她又回归了平静。“失败是为了更好的开始,一点挫折并不能磨灭我的意志。”抹干泪的陈逸瑄重新振作,又赶紧报名了下一次考试。
因为英国大学认可好几种语言考试的成绩,所以在第一次备考失败后,第二次陈逸瑄选择了相对更适合自己的PTE考试。这一次她吸取了上一次失败的经验,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听力和阅读题上,在备考的一个月里,她一下课就会去图书馆学习,以刷题三小时的方式专门练习听力题。哪怕是睡觉前,她也会做几道阅读选择题加深记忆。“在备考时有句话一直鼓励着我,不用把刷题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作和每天一日三餐一样的日常。”她每次吃完饭后会利用零碎时间做练习题,既保证了备考质量,也不会让她产生抵触情绪。
长期的努力并没有得到辜负,这一次陈逸瑄成功通过了PTE考试,而两次语言考试的经历,也让她总结出一套备考英语的技巧。
△PTE考试成绩

她认为最重要的备考技巧是要刷题熟悉题感,但不是盲目地只在乎数量不要求质量。“掌握度较高的题目可以选择一天只练两三道,生疏的题目类型则要加大练习力度。刷题不是为了只掌握那一道特定题目,而是琢磨出做题技巧,举一反三,这样才能事半功。”
她还谈到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能力——口语能力。她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口语能力一直是被忽视的部分,但备考语言考试这个部分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她建议同学们在平常学习时,要勇于开口朗读,纠正发音问题,遇到外国朋友时可以大胆上去礼貌聊天。她认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技巧,对于口语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帮助。
终于,在大四的上半年,多年的努力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陈逸瑄陆续收到了英国诺丁汉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约克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卡迪夫大学五所著名高校的offer。兴奋之后,陈逸瑄最终选择了纽卡斯尔大学。
△纽卡斯尔大学(图源百度)

△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的offer

“选择纽卡斯尔大学一是因为我对它所开设的教育专业更感兴趣,二则是因为它是一座海边城市,也是被许多英国大学生公认的‘宜居之城’,生活条件非常便利。”陈逸瑄理智而坚定地分析着,而她对教育的兴趣来源于她在大学期间的实习实践经历。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大二的时候,她报名参加了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小讲师”活动,主要任务是带着其他院的大一学生开展英语早读活动。陈逸瑄负责的班级是计算机1195班。与班级同学相处的这一个学期里,陈逸瑄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技巧,督促他们进行四级备考,有时候也会抽查他们的背书任务。学弟学妹们不仅非常配合陈逸瑄的工作,还会积极提出建议。

谈到“小讲师”活动的收获,陈逸瑄笑着说:“小讲师的实习,让我逐渐掌握了一些老师的授课技巧,比如设置情景,能让学生更快代入学习氛围;在每一次早自习时设定一个课堂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
大三那年,陈逸瑄在教育机构担任英语助教,学生跨度很大,下至小学三年级,上至初三,都属于她的授课范围。她主要负责在课堂上辅助任课老师完成授课任务,下课批改作业。如果遇到学生请假没来的情况,她也会单独给落下课程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补课。除此以外,虽然她的身份是一名英语助教,她也还会负责一些学生的语文及数学辅导。“那一刻我是真的感觉自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过能帮助到这些祖国的花朵,我也很欣慰。”
正是这些英语教育领域的工作实践,让她深深爱上了教育这项事业。无论是洽谈商务,还是教书育人,只要英语相关,陈逸瑄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
青春就是要不断尝试
陈逸瑄的热爱有很多,除了英语,她对辩论也很有兴趣。大学时她加入了外院的辩论队并担任辩论队副队长一职,协同举办“新生杯”辩论赛事,同时参加学校举办的“真我风采”辩论赛,最终被评为辩论队“优秀队员”。
△辩论赛现场


“真我风采”辩论赛是她加入校辩论队以后参加的第一次校级大赛,直至毕业她仍记忆犹新。比赛开始前,陈逸瑄和辩论队的朋友们还一起拍了一支宣传视频,获得了许多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在课余时间,陈逸瑄报名了东湖大学生樱花半程马拉松志愿者。在做志愿者那两天,一直下着雨,天气阴沉沉的。她开玩笑和朋友们说不去了,但玩笑归玩笑,到了现场,她尽职尽责地充当着志愿者的身份,为选手们加油鼓劲。选手们现场年轻而活跃的气氛也深深感染着她。

在平时生活中,陈逸瑄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多,拍照、旅游、拍vlog记录生活,看一些推理悬疑的小说,有的时候她还会去剧院看看话剧。
“我很喜欢去更远的地方看看,所以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和家人或者是朋友约着出去旅行。”截至目前,陈逸瑄已经打卡了中国大半部分版图和其他两个国家。对于她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旅行是大一暑假和朋友去日本自由行。
“我们独立订机酒,包车,做攻略,虽然我们俩一句日语都不会说,但就是对自己格外有信心。”在京都,陈逸瑄和朋友碰到了一年一度的衹园祭,街头迷路时有温暖的当地居民向她们指路,地下铁里遇到热情交谈的老奶奶们......这些是七月日本的风物诗,也是陈逸瑄和朋友在2019的限定夏日。
△日本旅游随手拍

“我想,这次旅行之所以如此难忘,大概因为这是我成年以后第一次独立的旅行吧,没有家人的帮助,我同样将旅程安排得丰富多彩,同时也坚定了我想去更远的世界独立探索的想法。”去过许多地方的陈逸瑄,就如这句话所说的那样,“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生活已经设限了太多框架,而陈逸瑄所做的则是跳出框外,在框外的世界,她邂逅世间万千风物,奔赴着属于她的诗和远方。

面对未来,陈逸瑄憧憬着,她希望能在英国顺利完成学业,去更广阔的世界走走看看,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也希望学成归国后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她用“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勉励自己永远不要怀疑努力奋斗的意义。祝愿这个女孩的未来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