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峻
中共党员,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曾任土木1183班团支书,考研上岸苏州科技大学土木水利专业。
所获荣誉
2018-2019
第九届湖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
第十届湖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
2019-2020
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二等奖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
2021-2022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三好学生标兵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
六月底的武汉,夏天的气息已经吹遍整个校园。刚经历过一场大雨的洗涤,道路旁的绿植显得越发明丽清晰,一如张维峻的大学四年,历经挫折,但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2018年的那个初秋,和很多人一样,他怀着对大学满心的憧憬,告别了高中,进入大学生活。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和少年人特有的豪情万丈,他在大学的第一次班干部竞选上,踊跃报名参与团支书的竞选。“参与竞选的人很多,竞选稿我准备了好久,前前后后还修改了数个版本,但还是落选了。”第一次的尝试,第一次的失败,让他泄了不少的气。“那一刻突然明白,没有结果支撑的盲目自信,其实只是一种自负。”
经历了大学第一次挫折,他开始转向下一个目标:一定要努力学习,抱着和高考一样必胜的决心,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但好景不长,才过了两个月,他就对高度紧绷的学习生活感到疲惫,学习和生活的负面情绪都开始反弹。他由此陷入了长达大半年的迷茫和无措。
国际交流合作部里,挥别自己的迷茫和无措
大一下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维峻在学校官网上看到了国际交流合作部(以下简称国交部)招募勤工俭学学生的公告。投递简历后,他顺利通过审核,成为了国交部语言培训中心的助教。
国交部是负责学校涉外工作的职能部门,下设国际项目管理办公室和语言培训及出国服务中心两个部门。张维峻主要负责协助老师处理语言培训中心相关的事务。每次上课前,他需要配合老师把相应的工作做到位。例如:课前提醒大家签到,把每次课的情况做成表格汇报给老师。“做这个工作没有别的技巧,唯一需要的就是得有耐心,做好规划。”

△在国交部当助教的日子
通过一次次工作的训练,他开始能很好地处理国交部的各项事务。受到国交部工作经历的启发,他开始像规划语言培训中心事务一样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同时,因为国交部本身属性的原因,张维峻接触英语的机会也比以前多了。理科出身的他原本对英语并没有太多兴趣,但看着老师从容流利的授课,听着老师口中优秀学长学姐的故事,他第一次有了想认认真真学好英语的念头。

△国交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除了跟上本专业英语学习的节奏外,他还额外给自己增加学习任务。比如,用墨墨记单词APP记课外单词,挑选真题逐个击破。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中,他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省级二等奖。

或许是国交部工作的磨炼和对英语学习的专注,他变得不再浮躁,不再漫无目的。慢慢地,他又回到了刚开始充满干劲的状态,带着自己的安排和规划,重新起航。
图书馆二楼角落处,他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地”
乘着踏实的日子,一晃就到了大三。在很多人还在纠结考研还是就业的时候,他却很坚定自己的想法——考研。对于院校的选择他也十分明确——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古城苏州,校园环境优美,风景迤逦,且距离老家连云港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这令大学四年奔波在江苏湖北两地的张维峻心动不已。

△决定考研的那一刻,他给自己准备了1000张草稿纸
在了解完需要考试的科目后,他迅速整理了相关书籍和资料,进入了备考状态。备考之初,他跟多数人一样,整天待在图书馆刷题背书,这样坚持了半个月左右,他发现效率很低,这种“大众通用”的方式并不适合自己。同时期,图书馆内有很多备战的学生,书本翻动的声音,脚步声和不小心的磕碰声都会让听觉系统敏感的他备受干扰。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图书馆二楼找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角落,靠近窗户,有三张桌子,光线充足,环境清静,可以充电,他感觉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地”。于是,他立马转移阵地,在这个似乎为自己“度身定制”的小角落开始了接下来的备考。

△从图书馆的小角落望向窗外,夜晚十点,仍有很多考研人不舍离去
苏州科技大学是他心里的终极目标,围绕这个终极目标,他进行了纵向拆解和时间轴拆解,把它分成了很多个子行动。比如,为了增加考研的优势,他会参加一些知识类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等等。按照备研各科目总共需要的时间,将它分解成月目标、周目标和日目标。在每天/周/月的刚开始制定好这期间要完成的计划,然后设置时间,把大目标贯穿在每天的行程中,通过“季—月—周—日”的逐层安排,实现考研的逐级分解。

△张维峻考研作息表


△宿舍刷题刷课中
“我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留退路”。谈及坚定考研的原因,他的回答很简单,“我想去更高的地方看看,想遇见更优秀的人。”
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照亮
张维峻所在的寝室共有四人,两人选择考研,两人选择就业。张维峻是最早决定考研的,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准备学习,晚上十点出图书馆。或许是奋斗的热情感染了室友,另一个室友也决定加入考研大军。相对他的坚定,室友稍显摇摆不定,偶尔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候。每当这时,他就会化身“临时督导”,鼓励室友坚持下去。
如果说在学习上,张维峻充当了室友的领路人,那么在生活中,室友便给他带来了一束光。
“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付出比较多的心力,但提不起兴趣的事,我就会一直拖着。”室友们则截然不同,不仅做事情积极,而且认真仔细。“每次做课程设计,有不会的,我都会请教室友们。遇到难以攻克的难题,他们会请教老师然后一起分析消化,从不会草草了事。”久而久之,张维峻也被感染,遇到不感兴趣或者晦涩难懂的知识,不会选择一“逃”了之。在平常的相处中,室友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带给了张维峻许多欢乐,为他枯燥的考研路增加了各种光彩。

△生活不只有学习,他也时不时跟小伙伴儿们出门散散心
在张维峻的漫漫考研路上,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好伙伴,那便是他的高中同学–尹瑞。高中毕业后,尹瑞留在江苏省内,张维峻则只身来到了武汉,但遥远的距离并未冲淡两人的友情。得知好朋友尹瑞同样决定考研时,张维峻的心里莫名又多了一份底气和陪伴。在考研期间,俩人每隔一段时间会打一次视频电话,分享彼此近期的学习心得和疑惑。“我最近试听了徐涛老师的政治网课。好多生涩难懂的知识点,徐老师都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把它讲解得通俗易懂,简直就是考研人的福音。来,这是链接。”什么资料好用,什么网课有价值,两人都倾之所有给对方。在友谊面前,人与人之间,犹如星与星之间,互相照耀,照亮彼此的前程。

△和伙伴们毕业合影
果然,上天从来不会亏待一个有梦想并付诸努力的人。最终,张维峻如愿上岸苏州科技大学土木水利专业。谈及查询录取结果时的心情时,张维峻表示他很激动。“这个分数比我预想得还要高,特别是专业课的分数,我预想最高能拿110,没想到居然有138分。”紧绷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他也开始计划暑假的安排。

“前期所做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回报,未来我仍需砥砺前行”。他打算在暑假做一份兼职,赚取自己的生活费,为爸爸妈妈减少一点负担。在读研之前他还打算先去苏州旅游一番,体验苏州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一切都很美好,一切都值得期待。
远方已近,未来尚远。四载光阴,转瞬即逝,惜别之际,无限感慨。带着对母校的百般不舍和新征程的无限期待,张维峻踏上了前往苏州的列车。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那里一定有他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