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锦田 网络与新媒体1182班学生
18级青年传媒主席团成员及微信部副部长
任职期间共计参与稿件90余篇
曾负责撰写华夏榜样青年专栏与
校新媒体板块(微信、微博、美工)的内容运维
现已被上海理工大学出版专业拟录取
初试总分391 复试完总排名14
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祈祷
关于考研这个选择,其实还是有犹豫过的。记得很清楚,2021年2月份过年那会儿和同学聊天聊到之后的打算,还想着说:“找个班上吧,就别给爸妈添负担了。”其实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话里的原因只是一部分,更多想法还是对选择考研后,面对未知结果的害怕。很感谢我的父母,经常无条件地支持我去做任何想做的事,并且总宽慰我:“小屁孩,干嘛想那么多?想做就去做呗!”给了我去冲一把的勇气。
在高中魔鬼般的理科三年里,一周一次语文晚自习上的自由阅读时间给了我一些微光。2018年高考结束,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很清楚地明白了自己喜欢什么与不喜欢什么,握着一沓高校招生小册子,我在里边疯狂搜寻着与文学有关的专业填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就业方向简介里包括出版社、杂志社这点很快吸引了我,就这样我来到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里,我非常感谢遇到的所有老师,在上In Design、Illustrator 等数字报刊编排与设计课程时,我获益良多,不仅了解了一些出版相关的实操技能,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点思考。

上理校园(图源上理官微)
我的目标院校定得很快,选择上海理工大学,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因为个人偶然得到过一些机会认识到一群人的缘故,我很想去上海。出版专业硕士点全国目前只有28所,上海只有三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衡量潜在风险的同时,了解到上理出版专业所在学院为出版印刷与设计学院,出版培养计划比较专业,很符合我的兴趣所在,所以我就决定奔着它去啦。回想起从2021年4月初开始零零散散复习到2021年12月26日考完,这一路,我也从来没有更改过目标,真的就是没有想太多,想做就去做了,行动是最好的祈祷!

在学校图书馆里奋斗的痕迹

研究生考试结束那天的碎碎念
效率比时间重要
正式决定考研那天,我贴了一张小纸条在宿舍桌上,上面写着:“不管考不考得上,这段时间要多看书和论文”。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再看这句话,很感慨,近九个月的时间里,我确实照着那句话做了,我想,即使最后没考上,我的收获也会很多吧。我觉得“考不考得上”这个结果虽然很重要,但是那个学习的过程是很纯粹的一段时间,是要去珍视它的。考研不是目的,让自己的心智得到成长才是重点。当你清楚地认识到,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段路,只要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件事,考试或者工作都是帮助你通向那件事的一个手段而已,这时,你的那些焦虑、彷徨缓缓就能克服过去了。
我在某些方面是很相信自己的人。对于网上的经验贴以及建议,我复习时的想法是——参考然后走出自己的路。其实这段时间我并没有很严格的作息表,2021年6月份暑假开始,早上英语、政治,下午专业课,晚上专业课以及巩固一天所学,就是我的计划,只要我把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晚上早点回宿舍看剧、追综艺也没啥。有效时间真的很重要,不要和别人拼学习时长,和自己拼今天比昨天长进了多少就行啦。
考研这一路,有很多好朋友还有我的家人们常常和我说:“辛苦了”,其实每次听到都有点不知道怎么回,既然自己选择的就不存在辛不辛苦呀,上班难道不辛苦吗,只是一个选择而已。对于考研,我还是想说没有想象得那么卷,知识点也没有那么难学,自己感觉最后放弃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心态,考研过程中会有很多“等待”的节点,这个比较磨人,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就可以了。书里的每一个点都是关键,不要侥幸,有一个知识点没复习到就等于整本书没学,牢记吧哈哈!
分享小经验(公共课)

政治(74)
·用书:
徐涛核心考案+肖1000题+肖八肖四+腿姐背诵笔记(+选择题刷题小程序)
·时间线:
1.暑假—9月中上:徐涛的强化课+肖1000题(对应的课搭配对应的题 听到哪做到哪 不要拖)
2.1000题一刷结束—10月中:继续刷1000题(马原 史纲可以当做重点复刷)
3.10月中—11月:腿姐背诵手册出版 肖八应该也快出版了(腿姐公众号开始带背了你就背,带着脑子听一遍就好了。肖八出版了就整肖八,选择题弄透,书翻烂,时间够就可以背大题,免得到时候肖四来不及背了)
4.11月底—12月初:肖四应该出版了(肖四出来了就疯狂背!尽量全部背下来!背肖四的时候注意看肖爷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咋分的,背一段时间自己就有那个意识了,你可以的!)
英语二(75)
PS:英二的难度是介与四六级之间的,毕竟不考听力,积累到足够多的单词能够阅读就行了。今年的英语很简单,考得不太好,当时进考场很慌张,前两篇很简单的阅读没做进去,不应该错的题错了,所以考英语你沉进去了,就胜利了一半。
·用书:
张剑黄皮书(有详细解析的那个)+9.9包邮的纯真题(无解析那种复刷用)+百词斩和墨墨(后面就只用百词斩了)
·时间线:
1.背单词:决定考了就每天在背 很重要 (混眼熟背法 即只认识不会拼的那种)
2.刷真题:先英一 后英二 再英一(因为没有听课,所以写题的时间比较多,背单词两三周后就开始写题了,一天做一篇或者两篇吧,做几篇就订正几篇,不要今天做了明天订正,你会忘,并且因为间隔性,阅读理解这东西就跟语文似的,你每重读一次就有不一样的想法了,所以写了多少就趁热打铁订正多少,速度一点,别拖。)
3.作文模版:照着那个黄皮书解析里归纳的(英二每一年的大小作文题全部都自己写过,不会的主题词就去有道翻译翻出来记了一下。后期自己总结的模版背透了,考场上只要作文主题常规,你12min—18min左右就能默完)
写在最后
2022年3月31号晚七点半,上理版院官网公布了拟录取名单,打开文档很紧张地上下滑动了一番,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顿时哭了出来,我的考研过程正式结束。
去年生日那天,我许了一个愿——“希望考试那天下雪,如果下雪我就能考上。”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2021年12月25号,那一天,武汉迎来了初雪,其中一片雪花恰好落到了我的围巾上。
不出意外,这可能是我在华夏官微上撰写最后一篇的文章吧,在这里我很想感谢媒体宣传部的老师们。我现在能骄傲地说出“大学四年来,我从未没有放弃过阅读和写作”与老师们的培养关系很大,他们教会我真诚和真挚,是我未来人生路上会一直珍视的宝藏。
也想分享一段准备复试时背过的话给大家:
“when we do a lot of things, we do not know what the result will be, but the result will be satisfied with some aspect, you only need to think about one thing, that is,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