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青年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夏青年 > 正文
张若青:你若决定灿烂,山无遮 海无拦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4-27浏览次数:

1112B

张若青,外国语学院英语1182班学生,党员,曾任班长,英语1191学长班主任,华夏译坊队长,外国语学院党员服务站办公室部长。


获奖情况


2018-2019


第六届“历练品行修行养,书写灿烂人生”演讲比赛一等奖

2018-2019学年度优秀班干

第四届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优秀志愿者


2019-2020


优秀三好学生

校二等奖学金

“五四表彰”优秀共青团员

武汉东湖绿道大学生樱花半程马马拉松优秀志愿者

华夏译坊优秀译员

学风建设月翻译比赛优秀奖


2020-2021


优秀三好学生

校二等奖学金

“五四表彰”优秀共青团员

湖北省翻译大赛初赛优胜奖

外国语学院“青囊相授”优秀小讲师

第八届外语文化节演讲比赛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期末表彰“优秀班干”

华夏译坊优秀队长

2021-2022


国家奖学金

445BD





2018年9月,初入大学,她便鼓起勇气竞选班干部。自信、踏实、上进的她一“站”成名,顺利赢得了同学们和学班的认可,开启四年的班长之路。四年里,她是身兼多重身份永不停歇的陀螺,是绩点3.8、综测分数99.3的学霸,也是笑傲各大赛场的常客。“离开脚下熙熙攘攘的阳关道,去寻找那条独木桥,去做自己”是她一直践行的座右铭。她就是202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22年考研成功上岸中南民族大学的外院学子张若青。



挑战是一件有趣的事 失败是弱者的借口


回看美好的大学时光,张若青说自己是一个不愿停歇的人。


她是连任四届的班长,是外国语学院党员服务站办公室部长,是华夏译坊队长,也是英语1191班学长班主任。于多数人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平衡繁忙的学习与工作,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但对张若青而言,却是个有趣的事情。每个学年、学期、月、周、日的计划都清楚地写在她书桌上的便签纸上,“我会把最近要做的事情排序,按艾森豪威尔的四象限来排”。她将每天所有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排列,然后将效率和质量保持到高水平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15F68

· 张若青参加学校活动获奖 ·


四年的持之以恒让她在学习上有了肉眼可见的成果。张若青连续三年综测成绩都排在班级首位,大三学年学习成绩排在年级首位。此外,她还一次性通过专业英语四级、法语公共四级,大学生公共英语六级考试中更是以565分高分通过。专业课之外,她还拿到了三级笔译翻译资格证书、国际人才英语考试中级证书和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等。




坚持很难 但坚持下来很棒


坚持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张若青的回答是:热情与热爱。这是她的笔译课老师江倩教给她的道理。在张若青的印象里,江倩老师似乎有着永远用不完的激情,不管多忙,江老师总能腾出时间与学生们互动、反复磨合,仿佛身上有光,让身边的人感觉温暖且安心。张若青也想跟老师一样,变成那个身上有光的人。在担任1191班学长班主任的道路上,她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刚接手新生班时,张若青也是茫然且无奈,江老师告诉她,“一个人把该做的事做了,该出得力出了,成功就在其中,幸福就在其中” 。结合以往当班长的经验,她坚信,要带出一个优秀的班级,就需要培养一支有着丰富创造力、强大执行力和强烈责任感的班委会,于是她给所带班级里的班委写了很长一封信,对班上的学习氛围提出要求,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鼓励大家找准自己的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每一个成员,开始逐渐担起了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还略显生疏,但他们一直不放弃努力,并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4EA9

· 张若青带领班级参加比赛在后场合影 ·


她鼓励班级多元化发展,欣赏学弟学妹们的担当和勇气,并在每一次班会上用自己的方式鼓励他们。事实证明,学弟学妹的确没有让张若青失望,整个班级百花齐放。学校的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湖北省翻译大赛、炫影鎏声配音大赛、外国语学院元旦晚会、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学风建设月--读书鉴赏会……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张若青陪伴她们度过大学的适应期,见证她们一点一点的成长,也渐渐活成了有光的样子。


拒绝“躺平” 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怀揣热情,一路憧憬,“成长总是需要全面一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实践也是很重要的。我比较倾向于保证学业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多一些实践的经验。”张若青如是说。


走出华夏,张如青接触了更多的人,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她依旧身披光芒,发光发热。在暑假,张若青加入了武汉市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项目。“给孩子们上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受到了小孩子的那份纯真和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有些小朋友刚开始有些害羞,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但是在收到鼓励之后,就会敢于尝试,敢于展现自我,班级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活泼。”




1671B

· 张若青给小朋友们上课 ·


每次上课之前张若青都会想一些提升他们兴趣的上课方式,比如穿插一些游戏在其中,击鼓传花,胡萝卜蹲……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地的掌握文化知识。“在这份美好的经历中,她似乎找到了课堂所学与社会责任的衔接点,也让她对更多的公益活动有着无限的热情和向往,越来越多的活动中有了她的姓名。


坚持与自己博弈,才能逆风翻盘


考研就像是一场与自己的博弈,背水一战后,要么顶峰相见,要么走向另一段旅程,但每个考研人都有专属于她自己的故事。


很多人或多或少会经历事后的懊悔,“如果之前我能多努力一些,现在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而张若青面对事情时总是抱着不允许自己失败的态度去完成去做好,考研更是如此。




研究生考试三个月前,一直安心准备考试的张若青,猝不及防地迎来了巨大的考验:她准备报考学校的专业“翻译与写作”临时变成了“语言学和文学”,原准备在国庆假期放松放松的她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不得不取消自己的休假,“那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去放这个假了。”


专业课的临时变换,让张若青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既要学习从前没有过多接触过的科目,又要不断去积累,“我每天只想着一件事,只做好一件事,用尽一切方法把可用的时间延长” 。这一新科目上没有前辈们的经验可以参考,她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去摸索,原本日趋紧张的剩余时间变得更加弥足珍贵,“觉得学不进去的时候,好,闭上眼睛,想象你已经考完,今天出成绩,很抱歉你没考上。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再努力一点吗?你回答:愿意。好,睁开眼这就是给你的机会。每每想到‘很抱歉你没考上’时鼻头便是酸酸的,可能那下才会知道努力的真正意义。”


考前两周正是知识突击的好时机,不巧的是张若青却病倒了,生病喝药仍不见好,走路都晕乎乎地站不稳, “已经到这么重要的时候了,我很清楚地知道,不背才是傻子,所以我得坚持下去” 。两周的时间里,她愣是凭着过人的意志力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将最后冲刺的政治题在图书馆背完。她就像是一个仰头摘星星的女孩,当为努力而抬头时,她便拥有了整片星空,这是命运对她的考验。


“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张若青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有一个仰望星空的女孩儿开始了她的新旅程。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才是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才有远方!


robots